饱受静脉畸形困扰?传统疗法效果有限?
静脉畸形(旧称“海绵状血管瘤”)常导致疼痛、外观损毁及功能障碍,传统手术创伤大、易复发。上海九院整复外科陈辉医生团队,以
微创介入技术破局,年治疗量超
1200例,疗效稳居国际前列!
🔍 一、谁是陈辉?——**团队的静脉畸形专家
- 专业背景:整复外科博士,林晓曦教授核心团队成员,专注静脉畸形诊疗15年+,主导制定《中国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疗指南》相关章节。
- 技术标签:
- 国际级介入量:年完成DSA/超声引导介入治疗1200+例;
- 独创技术:首创“载药泡沫硬化剂”,疗效提升40%,获国际大会双项发言并申请专利;
- 修复美学:融合显微外科技术,实现病灶清除与瘢痕*小化双重目标✅。
💡 观点:静脉畸形需“量体裁衣”——陈辉团队将介入技术从“祛病”升级至“形态与功能修复”,重新定义疗效标准!
🛠️ 二、介入治疗核心技术:精准、微创、高效
1. DSA导航下的“定点清除”
- 技术原理: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(DSA)实时引导下,将硬化剂(如聚多卡醇)精准注入畸形血管团,避免损伤周围神经/皮肤;
- 团队突破:
- 开发 “软组织导航穿刺”技术,穿透深度误差<1mm;
- 创新 硬化剂配伍方案(如博来霉素+泡沫化制剂),病灶消退率提升至92%。
2. 三类患者*适合介入治疗
患者类型 | 传统疗法痛点 | 介入方案优势 |
---|
面部静脉畸形 | 手术留疤,激光穿透不足 | DSA引导+美容缝合,无可见瘢痕 |
四肢弥漫型 | 多次手术仍复发 | 载药泡沫靶向栓塞,复发率<8% |
儿童患者 | 全麻风险高 | 局麻操作,单次治疗20分钟 |
📋 三、治疗全流程:从初诊到康复
- 精准诊断
- 3.0T MRI+超声造影评估病灶血供,区分低流量型(静脉畸形)vs.高流量型(动静脉畸形);
- 个性化方案
- 局部病灶:单次介入治疗(门诊完成);
- 复杂病灶:“介入+激光+手术”三联疗法(团队多专家协作);
- 术后管理
- 压力治疗(定制弹力衣) + 瘢痕激光干预,复发率降低37%✅。
🌟 真实案例:9岁患儿左颊大面积静脉畸形,经3次介入治疗,病灶缩小80%,面部对称性恢复(附治疗对比图)。
❓ 四、患者*关心的3个问题
Q1:介入治疗是否纳入医保?
👉 上海九院部分项目可报销(硬化剂/栓塞材料),单次自费约3000-8000元,详询医保办。
Q2:儿童治疗安全性如何?
👉 团队采用超微导管技术(直径0.5mm),局麻下操作,*小患者年龄4个月。
Q3:如何预约陈辉医生?
- 途径1:好大夫在线提交病历资料(优先审核疑难病例);
- 途径2:上海九院公众号挂 “周四下午-脉管畸形专病” 号源(提前7天0点开放)⏰。
💎 结语:技术革命带来治愈曙光
静脉畸形治疗已从“姑息性手术”迈入 “精准微创时代” 。陈辉团队通过 介入技术革新与多学科协作,让患者告别“一刀切”痛苦,拥抱功能与美观的双重治愈!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