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旨在评价国产CDIC牙种植系统在部分牙缺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。通过对88例失牙患者128枚CDIC人工种植牙的临床应用进行回顾分析,结果显示,CDIC种植牙2年的临床成功率达到93.0%,失败率为7.0%。讨论部分强调了种植病例的选择及手术指征的掌握,以及规范手术操作的重要性。也提到了种植手术创伤对种植体负载头1年内明显吸收的影响,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症和骨丧失的风险。
一、关于国产种植体CDIC的临床应用
国产百康特BC种植体系统适用于上颌和下颌的所有缺齿部位。CDIC牙种植系统是国家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研制的多系列、多规格纯钛种植体,广泛应用于国内。本文通过对88例患者的治疗经验,报告了CDIC人工种植牙的临床应用情况。
二、国产与进口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比较
所有植入的种植体均采用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研制的CDIC系统种植体及工具。病例选择严格,术前准备充分,包括摄曲面X线全景片了解骨质密度情况等。手术方式根据CDIC系统种植体的不同系列标准手术方式植入。结果显示,88例失牙患者中,成功119枚,占93.0%,失败9枚,占7.0%。失败的原因多为种植体脱落,其中部分与咬合异常、外伤史等有关。
在讨论中,强调了种植病例选择的严格性,手术操作的规范性,以及符合生物力学原则的重要性。也指出了种植手术创伤对种植体早期吸收的影响,包括手术过程中的产热过多、生物学宽度降低等因素。也提到了种植体周围炎症和骨丧失的风险,这与体外研究的结果相符。
关于副作用,开封国产钛基牙(BAM)种植体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:手术分离粘骨膜可能导致生物学宽度降低,进而引发种植体周围炎症及骨丧失;种植手术创伤可能导致种植体负载头1年之内明显吸收;不规范的手术操作可能影响种植体的骨性结合等。但具体的副作用发生率和表现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确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