杯状耳是一种介于招风耳和小耳之间的先天性耳畸形,约占耳畸形中的百分之十。其特点在于双侧较为常见,但左右两侧不一定对称,并具有一定的遗传性。对于选择进行杯状耳整形手术的朋友来说,了解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尤为重要。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杯状耳整形术后的护理要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。
1. 严格无菌操作:杯状耳的矫正手术过程相对复杂,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,预防感染。一旦感染,可能导致耳郭软骨感染,进而引发菜花耳畸形。
2. 治疗方法的选择:杯状耳治疗的原则是尽量增加耳郭耳舟之间的长度,使拳曲的耳郭复位。具体采用何种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。
3. 服用抗生素:术后建议服用抗生素三到五天,以降低感染风险。术后十天左右可以进行辅料拆线。
4. 固定的风险与外包扎:杯状耳的修复手术通常需要将耳郭表面的皮肤和耳郭剥离,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再让它们重新粘连。有时还需要修整耳郭软骨,保持耳郭的外形。术后需要良好的固定和包扎,直到软骨不再回弹,皮肤和软骨重新结合在一起。固定的风险和外包扎固定需要维持14天。
1. 术后包扎:在耳沟后用纱布填塞,进行加压包扎,以防止耳廓恢复术前状态。术后三周可以去除敷料。
2. 避免压迫:拨耳朵周围头发时要小心,半年内避免压迫手术部位。三个月内耳廓不要用力拉扯,避免受到外力伤害。
3. 保持干燥:术后严禁用水洗手术部位,以防感染。坚持服用抗生素。
4. 并发症处理:如果术后出现面瘫、眼睛不能闭紧等并发症,不要慌张,及时咨询医生,医生会根据情况给出合适的处理方法。
1. 整形必要性:杯状耳畸形对容貌影响较大,还会影响戴眼镜,因此一般应手术整形。
2. 手术时机:耳廓下垂遮盖住外耳道口者,宜及早手术,以免影响听力。一般建议6岁后进行手术,双侧可在一次手术中完成。
3. 整体治疗方案:对于伴有严重颌面部畸形的患者,应从整体考虑制定全面治疗方案。
4. 轻度畸形的处理:对于畸形较轻的杯状耳,仅表现为耳轮上部低平的情况,可以采用“V—Y”推进法,使耳轮脚向后上方复位以延长耳轮,达到修复目的。
1. 耳廓卷曲:轻者只是耳轮的自身折叠,重者则整个耳廓上部下垂,盖住耳道口。
2. 耳廓前倾:即招风耳的表现,但与单纯的招风耳畸形有所不同。 3
. 耳廓变小:主要是耳廓长度变短。 4
. 耳廓位置低:严重者较明显,并常伴有颌面部畸形。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杯状耳,并在选择整形手术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。